心與心包的千年誤解: 數千年來,許多中醫人士一直都把心臟當成心,把心臟外的包膜當成心包,這是錯誤的,真正的心是意識、潛意識、自我,只有意識、潛意識、自我才能發號施令,能發號施令才是《內經》所說的「君主之官」,唯有君主才能發號施令, 況且內經又說「心藏神」,試想,心臟又怎能藏神呢?唯有神經系統才有「藏神」的功能,因此「心」是神經系統不是心臟,心包才是心臟。詳情請參閱心與心包。再從穴道的角度來看,治心臟病的重要穴道--內關穴是屬於心包經,而不是心經,這也證明心包經是心臟,心經不是心臟,而治失眠的穴道--神門穴是屬於心經,睡眠是屬大腦和自律神經功能,可見心經絕對不是心臟。
醫易同源的誤解: 「易經」是一部讓人迷惑的書,偏偏中國醫學又是使用易經的語言來發展的,其實易經就是一種將事物加以「分類」的方法而已,事物被分類之後,就可以將各類別加以組合排列,組合排列後就會產生各種變化,而「易」就是變化的意思。為什麼要分類,因為唯有分類之後才能觀察到事物的變化,這就是易經的目的---觀察變化。 比如說妳如果要對人類做分析,就可以將人類分成男、女兩大類,把男的稱為陽,女的分為陰,如果還不夠用,就在繼續分類,把年長的男人叫做太陽,年長的女人叫做太陰,年輕男人叫少陽,年輕女人叫少陰,如果還不夠,就再把中年男人叫陽明,中年女人叫厥陰,再一直細分.....就可以分類成八類、64類,也就是八卦、64掛。 將身體分類成個部位之後,接下來就不屬於易經的範疇了,被分類完成後的身體就屬於醫學的領域了,和易經就不相干了,那些坎、離、一陰二陽、二儀四像....等等易經名詞,都只是有心人賣弄玄虛,自抬身價的工具而已,和治病是完全扯不上關係。 從上文的說明得知易經就是一種將事物加以「分類」的方法,醫學只是把易經這種將事物加以「分類」的方法拿來應用而已。 以物理和數學來說,各種的物理量必須用數學來描述才能說明物理的變化,數學只是描述物理變化現象的工具而已,從來不會有人說物理和數學同源,同樣的,易經也只是醫學的工具,易經同時也可以是卜卦算命的工具,也可以是天文學的工具,也可以是兵法的工具,因此說醫易同源似乎就解之太過了 ,醫易同源的論點使得醫學變成哲學,使得醫學失去了實用性,更使得醫學變成無法實證的空洞玄學。 詳情請參閱易經與中醫。
太極化生萬物的誤解: 並不是說有一個什麼東西叫做「太極」,太極指的是「整體」的概念,不管是哪種事物,只要是從整體的角度來觀察事物時,就可以把此被觀察的事物稱作太極,因此大自然可以稱作太極,汽車可以稱作太極,房子可以稱作太極,貓可以稱作太極,狗可以稱作太極,人體可以稱作太極,小說可以稱作太極,法律可以稱作太極,社會制度可以稱作太極……等等,只要你是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觀察事物時,就可以把此被觀察的事物稱作太極 ,接下來再把太極分類成陰陽兩儀。 因此太極只是個被分類的標的物,並不能化生萬物。 「經」的醫學意涵 內經中所說的「經」有貫串、經脈、方向三個意涵。內經在身體功能上用了「經」這個字,「經」就是貫串的意思,例如把一連串佛法的義理加以貫串起來就叫做佛「經」,把黃帝和其臣子間探討醫學的義裡加以貫串起來就叫黃帝內「經」, 內經所說的臟腑,從來就不是指解剖學上的單一臟腑,每一個臟腑都是指一類功能,例如中樞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都是負責接收信息、傳遞信息之類的,功能都一樣是處理各種訊息的,因為功能相同,所以就把中樞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歸為同一類,命名為心經,而 內醫所說的腎經也不是腎臟,腎「經」指的是一連串和腎(不是腎臟的腎)相關的功能,把這一連串腎相關的功能貫串起來才能叫做腎經,所以中醫師若說你的腎有問題時, 是包括了大腦皮質、邊緣系統、海馬體、杏仁體、腎上腺、骨頭、頭髮...等等一連串功能中的某些功能出了問題,(真正的腎經就是腦,將腎臟歸類為腎經, 是不合邏輯的,腎臟似乎應該歸類為膀胱經),中醫的五臟六腑和現代解剖學上的五臟六腑是不一樣的,「經」就是貫串的意思 ,「一連串」就是「經」的意思,其他臟腑也是一樣的。一個真正的中醫師看到你的指甲長的不好時,他不應該說你的指甲有問題,也不應該說你的肝有問題,他應該要說你的肝「經」有問題。 內經所說的「經」的另一個意思是指「經脈」,「經脈」就是各臟腑的能量線路,就是十二經絡及奇經八脈 。《內經》靈樞經脈中說: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又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靈樞經脈中說的經脈十二者就是指十二類臟腑的能量線路,這個「經」字還有方向的意思,南北向的線路稱為「經」,東西向的線路稱作「緯」,而位於手足上的十二類臟腑之能量線路都是南北向的。內經的臟腑和現代解剖學的臟腑 內經中所說的臟腑和現代解剖學上的臟腑並不一樣,原因是因為當時西方醫學傳進中國時,翻譯的人對內經和西醫都不瞭解,翻譯時就翻錯了,例如把kidney這個英文字翻譯成「腎」,但是內經所說的「腎」是指一系列「腦」的功能,kidney並不是內經說的腎,kidney和腎經根本就沒有關係,腎經就是腦,又例如把heart這個英文字翻譯成「心」,但是內經所說的「心」是指中樞神經(腦)中有意志的部分,heart並不是內經所說心,heart和心經根本就沒有關係。心經的功能請參閱心與心包。 並且內經中所說的臟腑是指「功能」,而現代解剖學上所說的臟腑是指「器官」,功能和器官並不一樣,例如在胃這個器官中被消化後的食物,會在被推送到小腸去做吸收,然後再被推送到大腸去做水份的吸取,由食物從胃被推送到小腸和大腸就是一種食物運送的功能,如果你用器官來解釋臟腑,食物運送就屬於胃、小腸、大腸的運作,但是如果你用功能來解釋臟腑時,消化和食物運送就變成是兩種不一樣的功能,因此內經則把胃這個器官中食物運送的功能定位為脾經的功能,而把消化定位為胃經的功能。 對酸鹼度的誤解 中醫的陰陽對照到現代醫學的體內酸鹼度時,酸性為陰,鹼性為陽,身體處於酸性時,身體會進入休憩的狀態,身體處於鹼性時,身體會進入亢奮的狀態。正常的身體會自動調整自體的酸鹼度,白天時調整成偏鹼性,夜晚調整成偏酸性,並且當人生病時,因為需要多休息,所以也會調整成偏酸性。這也是為何去測試病患的酸鹼度時,他們總是偏酸性的原因,當代流行著一種言論說身體偏酸者較易得癌症,事實上,是因為有癌症後才使身體變酸,而不是變酸後易得癌症,那是倒因為果的理論。 許多人以口感來判定食物的酸鹼性,例如:檸檬吃起來酸溜溜的,自然屬酸性食物;米飯、麵類味道較清淡,大概就是中性或鹼性食物了。其實,真正影響酸鹼性的是食物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的含量和比例:如果食物經消化代謝後,產生的磷、硫、氯離子等陰離子較多,在體內形成酸,就是酸性食物;如果食物代謝後產生的鈉、鉀、鎂、鈣離子等陽離子較多,在體內產生較多的鹼,就是鹼性食物;酸鹼平衡的話,就是中性食物。一般來說,鹼性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及豆類等植物性食物;酸性食物則包括肉類等動物性食物及精製的穀麥;咖啡和茶則是中性食物;所以素食者的體質通常是偏鹼性的,雖然精神會比較好,但是較容易焦躁,也較易失眠,而嗜吃肉類者,則精神會較為不濟,但較不容易失眠。 當代中醫對於腎經的誤解內經中所說的腎經主要是在說「腦」,「腦」幾乎是可以和腎經畫上等號的 ,首先來看看「腦」會分泌那些東西,褪黑激素、乙醯膽鹼、睪固酮、GABA這些重要的腺素都是由腦所分泌的,這些腺素掌控著睡眠、思考、記憶、手足運動....等等重要功能,腎上腺皮質素、 腎上腺素、甲狀腺素雖是由腎上腺所分泌的,但是腎上腺還是受到腦下丘所控制,所以這些腺素還是由腦所主控的、 再說到骨髓,內經說「腦為髓之海」,所以說骨髓根本就是腦的一部分,頭髮的生長則和二氫睪固酮(DHT)有關,二氫睪固酮是由睪固酮轉化而來,睪固酮仍是腦中所分泌,耳朵則接收聲波及維持身體平衡與識別位置的器官,維持身體平衡與識別位置則是屬於腦的功能。褪黑激素、乙醯膽鹼、睪固酮、GABA、腎上腺皮質素、 腎上腺素、甲狀腺素.....等等由腦所分泌的腺素,就是腎經所分泌的「精」, 也就是所謂的腎精,由此看來,中醫所說的腎經正是現代醫學所說的腦,這也就是為何中醫這麼重視腎經的原因了。當代中醫認為「腦」只是腎經的一部分,當代中醫甚至在講到腎經時,都不會提到「腦」,或是不認為腎經和「腦」是有關的,事實上,「腦」幾乎是可以和腎經畫上等號的 ,「腎經就是腦」是當代中醫所未有的認知,所以當代中醫對腎經的認識還是錯誤的。 不知道「腎經就是腦」,以及不知道「心經就是神經」,正是現代中醫敗亡的原因之一。另一個中醫敗亡的原因是不瞭解易經、陰陽的真義,而使得中醫由醫學變成哲學。 PS:睪固酮的分泌是由腦的下視丘所啟動分泌的,在女性體內,睪固酮通常由雌激素調節。 對先天之本的誤解 首先要知道,內經所說的腎從來就不是說腎臟,而是說腎經,「經」是貫串之意,把吸收、封藏、腎上腺、骨頭、腦、頭髮...等等一連串的功能貫串起來才是腎經,腎臟並不是腎經 ,把腎臟歸類為腎經也不合邏輯,腎臟的功能反倒是和膀胱經比較接近(請參考腎經就是腦)。 現代生物學及醫學發現,胎兒在子宮中的成長,由受精卵開始,最先成形的就是腦,腦先成形後,腦中的中樞神經就能控制自律神經,接著再由自律神經去控制後來的心臟、脾胃,使心跳、消化...等等功能的以正常運作,為了能控制後來再長出的器官,所以腦必須是最先存在的,因此,腦就可以被稱為先天之本,既然腦是先天之本,腎經也是先天之本,因此,腎經就是腦。 腎為先天之本除了是說 :「人在子宮成長時,腎經就有了來自於由母親脾胃送來的營養精華,那是透過母親的臍帶送過來的,所以一出生後就已有了基本的精」,主要是說腎經的封藏功能及腎經是最早存在的,《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篇 說:「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經主要就是腦和腎上腺,各種荷爾蒙就是被收藏在腎經,由於神經系統在胎胞時期還未發展完全,所以胎胞無法用神經纖維來傳遞命令,因此胎胞就利用腎經所分泌的荷爾蒙,也就是腎精,來傳遞信號命令,這些信號命令可以調控人體的成長,胎胞就靠著這些指令的調控,漸漸的長成胎兒,所以說腎經是先天之本。 對「練精化氣」及「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誤解 遠古時代的人經常會遇到野獸,遇到野獸時,身體的腎上腺素馬上被分泌出來,腎上腺素就可以使各種感官警覺起來,使心跳加快,氣管擴張,血管收縮,肌肉緊繃....等等,而負責後勤工己調度的腎上腺皮質素就會去融解蛋白質與脂肪成為葡萄糖,以供給心臟、血管、肌肉...等等的緊急使用,並且關閉一些和緊急事件無關的消化、生殖、睡眠功能,以便節省能量,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素對身體做出如此的調控,可以使遠古人類變得更敏捷有力,以便對抗野獸或是逃離現場,這使得人類得以提高生存機會,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素就是腎精,簡稱「精」,葡萄糖就是人體使用的能量,能量就是內經所說的「氣」,腎上腺皮質素這種「精」,調度出身體中可用的能量--「氣」以供身體使用的動作,就叫做「練精化氣」。而腎上腺素這種「精」,下令使心跳加快,氣管擴張,血管收縮,肌肉緊繃....等等,,這其中的加快、擴張、收縮、緊繃....等等就是能量--「氣」的展現,這也是「練精化氣」,其他的各種「精」,諸如前列腺素、雄激素、GABA、乙醯膽鹼.....等等,也都有各有其「練精化氣」的功能。 「氣」指的是「強度」或各種的「能量」,例如力氣就是力的強度,胃的能量就叫胃氣,胃氣不足就會使消化機能低下,衛氣是指 保衛身體的氣,保衛指的就是免疫功能,氣就是強度、能量,所以衛氣就是免疫功能的強度,作用在自律神經上的能量也是「氣」,氣作用在交感神經上就叫「陽氣」,也就是交感神經的強度、陽的強度,氣作用在副交感神經上就叫「陰氣」,也就是副交感神經的強度、陰的強度,「陽氣」強時,交感神經就會被提振、興奮,於是人就會精神奕奕、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增高、止尿止便,「陰氣」強時,副交感神經就會被提振、興奮,於是人就會鬆弛休息、消化、排濕利尿、生殖勃起、睡眠啟動。 「神」指的是一種活動狀態,人的各種行為舉止就叫做神態,眼神閃爍就是說眼球的活動胡亂移動,人的意識活動就叫做識神,或簡稱神, 平常會聽到人說要「安神」,或有些藥物諸如芙神、柏子仁有「安神」作用,「安神」就是要使神安定下來,也就是使「意識的活動」安定下來,各臟腑的運作也叫做神,行為舉止、意識活動、各臟腑的運作都是一種活動,要活動就要有能量,也就是「氣」,「氣」才能產生「神」,「氣」產生「神」就叫做「練氣化神」。 由上文的說明就知道,我們是無法主動去「練精化氣」及「練氣化神」的,「練精化氣」 是腎的工作,「練氣化神」是各臟腑、筋、腦的工作,兩者都是我們的身體自行完成的。 雖然我們無法主動去「練精化氣」及「練氣化神」,但我們可以「練神還虛」,我們可以用靜坐及修定來達成,靜坐使肢體的活動(神)停下來成為「虛」的狀態,修定則可以使意識(神)停下來成為「虛」的狀態,在到達較深的定境時再進而使臟腑活動(神)也停下來成為「虛」的狀態,靜坐較容易,修定則較為困難,那有什麼方法呢?有的,那就是《楞嚴經》中的無相唸佛,唸佛法門有很多種,而《楞嚴經》中的無相唸佛法門則是各種唸佛法門中的極品,習成無相唸佛就可以使自己的意識進入到「虛」的狀態。 脾經不是脾臟,脾臟與胰臟應歸類為肝經 素問靈蘭秘典論篇說:「脾胃者,倉稟之官,五味出焉 」,倉稟就是現代人講的倉儲管理,倉儲管理並不是只有堆放貨物而已,還必須管理貨物,進貨、出貨的控制、存貨量的管理、貨物的運送、貨物的汰舊、貨物的更新...等等,還有成品及半成品的管理及轉換都是倉儲管理。 當你吃進食物後,食物要如何運送、食物要如何汰舊更新、食物要如何轉換成營養素、食物要如何轉換成各種的「精」....等等,都是倉稟之官的工作。 通常食物的轉換消化是屬於胃的工作,食物及轉換消化後的物質之運送則是屬於脾的工作,當食物無法推進時,常會有腹脹或脹氣的痛苦,這時候若去敲打胃經,通常是無效的,可是敲打脾經時,腹脹或脹氣的痛苦馬上就能明顯緩解或消失,由此可証,食物及轉換消化後的物質之運送是屬於脾經的工作,而不是胃經的工作,腹脹經常是脾經的問題, 腹脹若敲按脾經後仍無改善,就可能是胃經的問題,這時就要敲按胃經試試看了,肚子中間痛這種消化不良,敲打胃經才有效。 五味是運用易經的分類法則,將食物分類為五種味道,五種味道可以在脾胃的倉儲管理作業運作之後,產生出五類營養素,這五類營養素,內經將之稱為五味,也就是說食物五味,經過脾胃這個倉稟之官的轉換、運送之後,就可以產生營養素五味,因此說:「五味出焉」。 脾經和脾臟是不一樣的,內經說的脾經是處理一些食物、營養的運送及轉化,當肚子很漲時,表示食物的運送過程被停滯了,食物的運送過程被停滯就會覺得肚子很漲,這時候去敲、按脾經就能立即紓解,這也證明處理食物的運送是脾經的功能之一,而現代醫學說的脾臟,內部可分為紅髓及白髓。紅髓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由脾索及血竇組成,但因為其不含輸入淋巴管,所以脾臟不能過濾淋巴的功能。而白髓的主要功能則為對抗外來微生物及感染。從脾臟過濾和儲存血液、對抗外來微生物及感染的功能來看,脾臟應該被歸類為肝經才對,《內經》 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而脾臟就有過濾和儲存血液的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篇說:「肝者,將軍之官」,說的就是肝經對抗外來微生物及感染的功能,這就是將軍抵抗外侵的工作,而脾臟也有對抗外來微生物及感染的功能,因此脾臟應該歸為肝經才對。 胰臟也應歸類為肝經,胰臟分泌胰島素,起降低血糖,促進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島α-細胞分泌升糖素,可以促進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島素和升糖素互相反饋,控制血糖穩定在一個小的範圍內。胰島素和升糖素的互相反饋,就是人體內燃料和能量的控制,燃料就是營氣,衛氣就是能量,這種體內燃料和能量的控制就是營氣與衛氣的轉換控制,肝經的工作正是處理體內能量,這也是屬於將軍之官的工作,所以胰臟也應歸類為肝經。 PS:肚子左上、右上的疼痛通常要敲打大腸經或小腸經才有效,十二指腸潰瘍則要敲打胃經才有效,可見十二指腸是屬於胃經的。 膽與膽經、胃經、小腸經 膽囊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用。肝細胞中進行的化學作用會製造出大量的副產品,其中一種就是膽汁。肝會不斷分泌膽汁,流進膽囊中儲存。當小腸進行消化作用時,便會釋放膽汁 ,將膽汁排入小腸前段的十二指腸中。膽的功能在儲存膽汁以利進食大量脂肪時消化脂肪,製造膽汁的是肝,膽切除不會影響膽汁製造。膽汁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乳化脂質(其中不含酵素),亦會幫助消化一些蛋白質和醣類。 《內經素問五臟別論》說:「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像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膽也是奇恆之府的其中之一,內經所說的「膽」是藏而「不瀉」的,而現代醫學中,「膽」的功能是在小腸進行消化作用時釋放膽汁,釋放膽汁就是「瀉」,那表示現代醫學中的「膽」是「有瀉」的,可見內經所說的「膽」絕不是現代醫學中的「膽」。 《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又說「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中正就是中立又公正,因為中立又公正所以才能決斷,所決斷的標的就是十一臟,而現代醫學所說的「膽」是用來濃縮和儲存膽汁並且釋放膽汁,「濃縮、儲存、釋放膽汁」和「中立又公正、決斷」是沒有關係的,可見內經所說的「膽」絕不是現代醫學中的「膽」。 雖然從「藏而不瀉」、「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中並沒有看出內經講的「膽」是甚麼,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內經所說的「膽」絕不是現代醫學中的「膽」。 從現代醫學中來看,膽囊「濃縮、儲存、釋放膽汁」的功能是用來幫助消化的,所以現代醫學中的「膽」應該是屬於內經中的胃經或是小腸經。 再從膽切除來看,當膽被切除後,肝仍然會分泌膽汁,膽汁的儲存則由膽管來取代,因此「膽」也可能是屬於內經中的肝經。 在內經的六經分類中,把相輔且類似功能的歸類為同一個經,就像心、腎同是少陰經,心、腎兩經都是主管命令控制,脾、肺同屬太陰經, 脾、肺經都是氣血產生系統,內經把膽經歸類為少陽經,三焦經也是少陽經,同是少陽經,功能必定是相輔而同系的,所以膽經的功能必定是和三焦經類似又屬同一系列的,素問靈蘭秘典論篇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是判定、斷定,內經也說膽經是「決斷出焉」,膽經也是有判定、斷定的功能,三焦經所決斷的是水道,那麼膽經所決斷的是甚麼呢?再從「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這句話來看,就知道膽經所決斷的是「十一臟 」 ,但是這又代表甚麼樣的功能呢?三焦經決斷出水道的位置和流向,也就是某種液體要先流到哪裡,然後再流到哪裡,所以推論膽經應該是決斷十一臟的在身體內的位置,以及十一臟間運作的先後順序,例如胃經先運作,接下來才是小腸經,然後大腸經,又例如三焦經先運作之後,然後膀胱經再接著運作,這種各臟腑運作之間的運作先後順序絕對是有必要的,在十二經中並沒有看到這種描述,只有在膽經的臟相描述到「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可見膽經的功能應該就是「決斷十一臟之間運作的先後順序 」。 膽的阻塞性疾病中,膽汁逆而入血,膽鹽在血中可抑制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使血中乙酰膽鹼含量上升,從而使心率減緩,而且膽囊疾病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冠狀動脈痙攣,可出現一系列心臟症狀。即「膽心綜合症」。 神門穴、足三里穴、內關穴有效嗎?或祇是享有盛名: 常聽到一種說法:「按心經上的神門穴可治失眠」,那是以偏概全的說法,心經上又不是只有神門穴,按神門穴的方法是假設神門穴阻塞,其實又何必假設,只要按神門穴看看會不會痛就知道了,重點是不見得只會阻塞一個地方,如果還有其他地方也阻塞呢?可能會有好幾個地方,甚至是一整段都阻塞了,只要有神門穴以外的地方阻塞時,此法就無效了,按神門穴無效的機率常非常的高,要整條心經及心包經都搥打看看,去找看看痛點在哪裡,槌痛點才有效,神門穴經常都不是痛點。 針、灸有時候會無效,也是和神門穴一樣的道理,通常針、灸都是依據古人及自身的經驗去取穴,而不是用檢查的方式去取穴,所以有時候就會取到一些享有讚譽卻無效的穴位。胃經上的足三里穴也是一樣的,對胃病而言,足三里穴也是享有盛名卻常常無效的穴,通常去敲打整條胃經來檢查時,會發現痛點都不在足三里穴上,痛點大部分都在大腿根部處,有時是一點,有時是一段,大部分都是一段的。心包經上的內關穴也是一樣,會發現痛點都不在內關穴上,用內關穴來治心臟病也因此常常都是無效的,因為心包經上的痛點也是得用檢查的才會準,而且通常痛點都不是一點,而是一段。
是不是要一直敲膽經呢? 想想看,如果胃經或脾經或大、小腸經上有痛點,為什麼不敲胃經或脾經或大、小腸經呢,如果你肚子痛,而去敲膽經,那是一定無效的。肚子痛一定要敲胃經或脾經或大、小腸經,腦有問題一定是要敲腎經或是心經,肺有問題一定是敲肺經......等等,其他的毛病,也是一樣的,只有膽有問題時,才是敲膽經。此外,臨床上也發現敲膽經常常會造成失眠和早醒的副作用,這可能是敲膽經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也就是陽亢有關,交感神經興奮(陽亢)都會造成睡眠障礙,敲膽經應該是適合交感神經虛弱,也就是陽虛體況的人,而不適合陽亢或陰虛的人。 若因敲膽經而造成失眠或早醒,那是因敲膽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的結果,可先暫停敲膽經,然後敲肝經及心經來對治。請參考經絡按摩治病實例。 陰虛和陰氣虛: 陰氣虛指的是副交感神經虛弱,這是把交感、副交感看成一個太極,這個太極分成陰陽後,陽就是交感神經,陰就是副交感神經,陰氣虛就是副交感神經上的能量虛弱,也就是副交感神經受到壓抑, 就是「陰」的功能虛弱掉了,所以叫做陰氣虛,這是失眠的直接因素。 陰氣虛通常被簡稱為陰虛,又因為相對於衛氣為「陽」而言,血液、津液、激素...等就被稱為「陰」,所以缺血也叫做陰虛,更年期時的激素缺乏也叫做陰虛,不過,若無特別指名時,陰虛就是指身體上「陰」的功能虛弱掉了,就是副交感神經上的能量虛弱,而不管是否指名,陰氣虛都是指身體上「陰」的功能虛弱掉了,就是副交感神經上的能量虛弱,因此,陰虛和陰氣虛有時候是一樣的,有時候是不一樣的。 PS中醫說的腎經就是腦,請參考腎經就是腦 對寒熱體質和藥、食物寒熱性的誤解: 當代中醫經常以身體體溫的冷熱,特別是手尾腳尾是否有冷吱吱,來判斷一個人的體質寒熱,事實上,中醫所說的寒熱,根本就不是指體溫,真正的中醫寒熱是運用易經的分類法則,將身體狀況分類為熱、寒兩大類,「熱」是亢奮、熱絡,「寒」是放鬆、儲備,你的身體狀況如果是處於一種亢奮、熱絡的狀態就是熱性體質,你的身體狀況如果是處於一种放鬆、儲備的狀態就是寒性體質。如果你的身體狀況經常是處於精神緊繃、失眠、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呼吸變快、體溫增高、止尿止便......等等一系列亢奮、熱絡的狀態,那你就是熱性體質,也可以叫陽性體質,或陽盛陰衰,對照到現代醫學,那就是交感神經亢奮的狀態,如果你的身體狀況經常是處於精神放鬆、嗜睡、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呼吸紓緩、體溫降低、 排濕利尿......等等一系列放鬆、儲備的狀態,那你就是寒性體質,也可以叫陰性體質,或陰盛陽衰,對照到現代醫學,那就是副交感神經亢奮的狀態。 食物的寒熱是以食物吃下去後在身體產生的作用來定寒熱的,比如說蘆薈、白蘿蔔吃下去後會抑制身體的產生「熱」的身體狀況(熱不是指溫度),所以蘆薈、白蘿蔔就定位為寒性食物。生薑吃下去後會使身體產生 「熱」的身體狀況,所以生薑就定位為熱性食物。因此食物寒熱性並不是說這個食物是寒或是熱,而是指食物會使身體生「熱」的身體狀況或生「寒」的身體狀況,也就是說這個食物或藥物吃下去後,會使人精神緊繃、失眠、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呼吸變快、體溫增高、止尿止便......等等,那就是熱性食物或藥物,若是這個食物或藥物吃下去後,會使人精神放鬆、嗜睡、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心跳變慢、呼吸紓緩、體溫降低、 排濕利尿......等等,那就是寒性食物或藥物。 「衛氣」和「陽氣」混為一談: 「衛氣」和「陽氣」是不一樣的,衛氣是指保衛身體的氣,保衛指的就是免疫功能,氣就是強度、能量,所以衛氣就是免疫功能的強度,而陽氣則是指「陽性的作用力」,也就是交感神經的作用強度。 對食物好壞的誤解: 常聽人說,某某食物或健康食品很好,應該要多吃,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事實上,食物沒有好不好的問題,食物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熱性的人適合冷性食物,冷性的人適合熱性食物,例如熱性補藥 --人參,人參夠好了吧!大補元氣,怎會不好呢?可是對熱性體質的失眠者而言,元氣越強只是越難睡而已,冬蟲夏草、燕窩、千年靈芝....等等名貴藥材之所以名貴,就是因為這些藥材很貴,不可否認,很貴的藥材就是好的藥材,但是好的藥材卻不等於合適的藥材,你真的確定你適合吃這些好的藥材嗎?吃下去後會不會使身體變的過冷或過熱呢?或只是再一次的病從口入呢?身體會不會越吃越糟呢? 「瀉火」與「滋陰」混為一談: 「瀉火」是壓抑交感神經,藥物作用在交感神經上,「滋陰」是興奮副交感神經,藥物作用在副交感神經上,有時會聽人說:某種藥可以「滋陰瀉火」或「滋陰清熱」,事實上,「瀉火」的藥和「滋陰」的藥是兩種類型的藥,「滋陰」的藥並沒有瀉火、清熱的功能,「滋陰」的藥都是興奮、增強副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被增強後,就會使得交感神經相對性的沒有那麼強,然而,這只是相對性的沒有那麼強,交感神經的強度仍然沒有因為「增強副交感神經」後就減弱了,也就是說並沒有因為「滋陰」之後就產生了「瀉火」的效果,所以臨床上,要「滋陰瀉火」就得要有二種藥,要有「滋陰」的藥,再同時搭配「瀉火」的藥,二種藥配伍之後才會有「滋陰瀉火」的效果。常用的「滋陰」藥有生地、熟地、玄參、天門冬 、地骨皮....,常用的「瀉火」藥有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菊花、梔子....等等。 是否應遵從古方: 不是應否遵從的問題,而是古代沒有人熬夜,沒有電視、電腦,少人坐辦公桌,工作都是勞力,飲食清淡、無辛辣、咖啡、油炸物,且常吃不飽,因此古人很容易就陽虛了,因此,古代醫師針對古代人當時的陽虛體質,所訂出的配方若不是溫補命門,就是大力扶陽,然而現代人的生活飲食習慣,熬夜、辛辣、咖啡、油炸物、無勞力、飲食飽足,這種生活飲食習慣, 根本就不太容易陽虛的,而是非常容易陰虛,若是遵照古方去溫補命門、大力扶陽,只是火上加油,不但無效,更會加重病情 ,事實上,許多古方都是不適合現代人吃的。 中藥不傷肝、腎的誤解: 《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篇:「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內經把中藥直接就稱為「毒」,又有一句話說,是藥三分毒,所以不是只有西藥會傷肝、腎,有很多中藥也會傷肝、腎的,其傷肝、腎的原因並不在於重金屬和農藥(重金屬和農藥當然也是傷害),而是本身的藥性就是會傷肝、腎的,例如寒性藥常常會引起腎上腺皮質亢進,而傷了腎,所以才會有引火歸源之法,引火歸源之法就是為了避免寒性中藥傷腎的方法,又例如益氣類的中藥,都是作用在中樞神經上,長期服用後,就會使中樞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的狀態,那是會傷腦神經的,再例如陽性的熱藥,都是作用在交感神經上,長期服用後,使交感神經一直處於亢奮狀態,最常見的就是心悸不斷 、失眠,最後就傷了心包、自律神經、腦神經。 中藥的副作用 常常聽人說中藥是溫和沒有副作用的,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何吃了人參後會開始難入睡?為何吃了幾天山藥後會開始便秘?吃了一陣子的生地後會開始腳板發熱或牙根有搖動感?吃了柏子仁後會開始拉肚子?......等等,山藥是補腎的而不是用來便秘的,柏子仁是益智安神的而不是用來拉肚子的,生地是補血的而不是用來生腎火的,人參是用來補元氣的而不是用來失眠的,失眠、便秘、拉肚子、腎火不是副作用是甚麼?中藥的特色就是不經過成份的單一萃取,所以你在吃進了補腎的作用時,也必須同時把便秘的作用吃進去,你不可能只要柏子仁的安神作用而不要拉肚子的作用,千萬不要再說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沒有一種中藥是沒有副作用的,所以中藥都必須用配伍的方式來服用,例如想吃柏子仁來達到安神作用時,就可以再同時吃進一點山藥,利用山藥的便秘作用來解除柏子仁的拉肚子副作用,但是你在藥方中把山藥配伍近來時,就又得再考慮山藥的其他作用,如果你有低血糖的問題時,就又不能用山藥來配伍柏子仁了,因為山藥有降血糖的作用,把山藥配伍進來只會使你的低血糖問題更嚴重,這時候你又得思考其他可以克制拉肚子的藥,可是你找到另一種藥時,你又得考慮這個藥的其他作用,中藥的作用方式就是如此,如果你喜歡中藥這種自然不萃取的特性,那你也得同時接受中藥全面又複雜的副作用,越多的藥配在一起,副作用就越多,各種藥互相之間的作用就越複雜,也越難掌握其作用,甚至是無法掌握,特別是現代有許多不知道中藥配伍原理的中醫,把配伍當成是加強作用的方法,而不知道配伍主要是用來去除副作用的,常常都是把具有同一種功用的中藥都加進去,自以為可以加強藥效,但是卻衍生出許多無法掌握及控制的副作用,例如為了要安神,就把柏子仁、菊花、生地、旱蓮草、百合、酸棗仁.....等等都具有安神作用的藥全都配伍進去了,但是柏子仁的副作用呢?菊花的副作用呢?生地的副作用呢?旱蓮草的副作用呢?百合的副作用呢?酸棗仁的副作用呢?這麼多種藥的副作用都不需克制了嗎?這種一大堆藥配伍在一起的藥方是很危險的,這麼多的副作用幾乎可說是無法被掌握也無法被控制的。 中藥寒、熱藥性的再定義 中藥的寒、熱性都是來自於本草系列經典的紀錄,這些紀錄則是來自於祖先們的試藥結果,古時候因為科學不發達,試藥的結果也較為粗略而不夠細緻,現今由於生化科技的發達,對於藥物的成分、藥性都有著更先進的研究結果,這些現代生化科技的研究結果和古代祖先的試要結果也有了部分的差異,有些中藥的藥性都必須重新再更新過,本草系列藥典對於藥性的寒熱性都記錄為寒或熱,而現代生化研究結果則顯示許多中藥的藥性都是寒熱交雜的,也就是同時具有寒性也具有熱性,例如生地是被本草系列藥典記錄為寒性,但是生地的寒性藥性會有消炎的作用,消炎乃是來自於腎上腺皮質醇的作用,生地會促使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醇以達成消炎作用,這個消炎作用就是生地的寒性藥性,但是過多的腎上腺皮質醇卻會引起腳板發熱、牙根動搖....等等的副作用,腎上腺並非屬於腎臟而是屬於大腦所管轄控管,因此腎上腺是歸屬於腎經,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醇就是振奮腎經,中國古代的醫師也已發現生地這種振奮腎經的藥性,將這種振奮腎經的藥性稱為腎火,也就是說生地在心經上的作用是寒性的,但是生地在腎經上的作用卻是熱性的,並且生地的寒、熱性是同時存在的,張仲景在其傷寒論中所配的八味丸就以少量的肉桂、附子和生地配伍來壓抑腎火,現代藥理實驗發現肉桂和附子會減少腎上腺中的維生素C含量,因而可以減少皮質醇的分泌,張仲景會有這樣的配方,足可見張仲景已發現了生地這種寒熱交雜的藥性了,清代的陳士鐸也在其著作本草新編中闡述生地的腎火效應,只是張仲景和陳士鐸都未更改生地的藥性。又例如桑葉,桑葉在本草系列藥典中被訂為寒性,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桑葉主要成分為類黃酮、桑葉生物鹼、GABA,類黃酮會讓支氣管和回腸肌肉放鬆,類黃酮把支氣管放鬆後就可緩解咳嗽,這是桑葉治咳嗽的原理,類黃酮之所以可以把支氣管放鬆,是因為類黃酮振奮了交感神經之故,振奮交感神經就是熱的藥性,類黃酮還可以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使人具有醒腦作用,促進多巴胺的分泌也是熱的藥性,而桑葉中的桑葉生物鹼可以降血壓和降血糖,這是寒的藥性,桑葉中的GABA則會鎮定中樞神經以及降低多巴胺的分泌,這也是寒的藥性,因此桑葉的藥性也是寒熱交雜。中藥中具有像生地和桑葉這種寒熱交雜藥性的藥還有很多,因此本草系列藥典中各種藥的寒熱藥性應該被重新定義。 血熱與活血化瘀 當歸、紅花、丹參、赤芍、桃仁、川芎、丹皮、千層塔(金不換)、納豆激脢、銀杏、膠原蛋白....等等之類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活血化瘀可以去除血栓,但並非人人都適合活血化瘀,有些人經過活血化瘀的治療後會出現失眠、早醒、心悸等現象,凡是活血化瘀都會造成血熱,血熱就是現代醫學的凝血機制不足,會有代謝加快、血流加快、易出血、不易止血的現象,不過這就是活血化瘀的目的,但是這會造成交感神經興奮, 血熱在身體上可以自我感覺到的體況還有半夜醒來冒汗、心悸、便秘、難入睡、早醒,這都是交感神經興奮的現象,也就是陽亢的現象, 血熱中的「熱」不是指溫度,「熱」是指熱絡、活躍,血熱就是血很熱絡,血的流速加快也不易凝血,人體是由交感神經興奮來達成血熱、活血化瘀效果的,交感神經興奮就是陽氣過盛,交感神經興奮就易於失眠 。血熱時除了禁吃活血化瘀的藥之外,通常用生地、玄參來對治。 拔罐和刮痧過後初期,體內因拔罐和刮痧而使血管破裂出血,血管破裂時會使人體啟動免疫系統去修護血管,免疫系統啟動後就會促使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興奮就會出現失眠或早醒,但在另一方面來說,由於體內因拔罐和刮痧而使血管破裂出血,人體為了止血,就會出現血小板聚集以達成凝血的功用,血小板聚集時會使血小板內cAMP減少,cAMP減少就會使交感神經減弱,交感神經減弱就會出現精神不濟、想睡的現象。 綜合免疫系統及凝血機制的啟動,人體會同時有交感神經增強及減弱的體況,若是交感神經本就較強的陽亢之人就會有精神不濟卻睡不著或睡不久的睡眠障礙出現,最常出現的就是每天會提早一到二個小時醒過來,醒來後就再也睡不著的早醒病狀,若是交感神經本就較弱的陽虛之人就會有整天都嗜睡的現象,因此,交感神經本就較強的陽亢之人並不適合拔罐和刮痧。 血熱體質的人正是交感神經本就較強的陽亢之人,血熱體質的人因為體內血小板本就不易聚集,血中cAMP含量本就較高,因而交感神經也較興奮,所以在拔罐和刮痧後,免疫系統的啟動就會使得cAMP的含量更高,所以交感神經就更興奮,因而常會出現早醒的症狀,因此血熱體質的人士不適合拔罐和刮痧的。 PS:一般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物質均可使血小板內cAMP減少,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則使cAMP增多。 PS:魚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EPA)也會抑制血小板凝集,造成交感神經興奮。所以《內經》中說:「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含EPA的食物還有牛肉、全麥麵包、 雞蛋。Ω-3脂肪酸也會抗凝血,魚、海產、菠菜、白菜、茼蒿、蘿蔔、蕪菁 、新鮮海藻、亞麻籽、菜籽油等含量較多。黑木耳也會抑制血小板聚集,大蒜、洋蔥、青蔥、茼蒿、香菇、龍鬚萊及草莓、菠蘿也有一定的抗凝作用。番茄、紅葡萄、橘子中含少量類似阿斯匹林水楊酸抗凝物質。另外,紫菜、海帶,辣椒中也有抗凝物質。膠原蛋白也具有抗凝血的作用,豬皮、雞皮、雞腳...等含量多。 PS:維生素K缺乏時會造成凝血障礙。 對於敲按經絡與拔罐刮痧的誤解 大部分人都把敲按經絡與拔罐刮痧的功能混為一談,也把氣與血混為一談,事實上,敲按經絡的目的與拔罐刮痧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所能達到的功用也完全不一樣,敲按經絡是專門針對經絡的阻塞,在做敲按經絡時,會把分肉撥開,使得位於分肉中經絡路線得以暢通,進而使得氣可以在暢通的經絡中流動,敲按經絡指針對分肉作動作,不涉及血管,也不會破壞血管,既然不破壞血管,也就不會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拔罐刮痧則是針對血管作動作,刮痧針對較淺的血管,拔罐針對較深的血管,執行拔罐刮痧時故意將血管破壞,使得有淤血的地方可以因血管破裂而使淤血流出,並且重新生出新血管,淤血去除後,血管因而暢通,血管暢通就形成活血的狀況,整個拔罐刮痧的動作完全不涉及分肉,所以也不會有經絡上的作用。敲按經絡可以疏通氣的阻塞,但無法疏通血的阻塞,拔罐刮痧可以疏通血的阻塞,但無法疏通氣的阻塞。 望、聞、問、切間優劣的誤解: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四種獨立的診斷方法, 其實就是四種獲取人體上的訊息的方法,「望」就是看一看的意思,有些症狀用看的就會知道,比如說割傷,看到皮肉上有割痕、流血就知道是割傷,並不需要再用把脈,也就是「切」的方法去把看看是不是割傷,也就是說有些病症是適合用「望」,有些是適合用「切」,沒有什麼優劣之分的。 「聞」就是聽聞,有時「望」不出病症,事實上,由「望」所收集到的人體訊息通常是不夠的,接下來就聽聽看病人怎麼述說自己的症狀,病人可能會說自己肚子痛或心悸、失眠、.....等等的症狀,而由「聞」得來的人體資訊通常也是不夠的,這時醫生就可以主動的「問」,問看看肚子痛多久了、痛在上方還是下方、吃了哪些東西,或是一開始就睡不著、或是半夜會醒來睡不著、還是會在3-4點間早醒....等等,經由望、聞、問所得到的資料通常就足夠了,若還是不夠,就再問多一點,或去切切看病人的脈是哪種脈相。 西醫也是一定會經過望、聞、問的方法去收集人體資訊,病歷表上所記錄的就是望、聞、問的結果,而「切」其實就相當於現代醫學的X光、超音波、胃鏡、心電圖,古時候的人沒有儀器可用,所以才會用「切(把脈)」來檢查人體,經過把脈就可以了解心悸的程度,了解還有哪個臟腑有問題,所以說西醫把各種檢驗儀器加進去後也是具足望、聞、問、切 四診的,中國人愛搞神祕的性格就把望、聞、問、切 說的遙不可及又神秘兮兮的,甚至傳聞最厲害的醫生可以用「望」的就知道病人的病情,有些病症本來就是一望而知的,例如割傷,有誰看不出那是割傷呢? 有些病症可以一「望」而知,而有些病症卻是望了100次、1000次、10000次還是「望」不出來的,用「望」就知道每個人的病情,只能說是離譜、吹牛,又有人說「切」才是最高明的,有人一把脈就知道病人有沒有抽煙,有沒有抽煙用「問」的不是更快、更直接嗎,有時候甚至病人就自己說自己有抽煙了,用「聞」的也可以知道的,看(望)到大肚子的婦女,難道你還要在把完脈後才對她說:「你懷孕了」,所以會說望、聞、問、切 四診中哪一種較厲害的人,都是不了解望、聞、問、切 的意義才會如此說的,有些訊息用「切」是切不到的,有些訊息用「望」是望不到的,聞、問也是一樣的道理,就像打仗時有時要用陸軍、有時需要海軍、有時又需要空軍,陸、海、空三軍並沒有什麼優劣之分,望、聞、問、切 四診間也沒什麼優劣之分。 關於「切」,也就是把脈,自古以來就常被說的很神奇,其實把脈就只是一種檢驗手法,會把脈的人就如同現代的檢驗師,事實上,你可以把脈學說的精奇神妙、無懈可擊,但是當你一搭上脈,你很可能還是無法了解病人身體內的狀況,也就是說,脈學是非常的易學難精的,會把脈的人到處都是,可是脈把不準的人也是到處都是,許多人幫人把脈都是做做樣子而已,把完脈後所述說的病情都不是來自於把脈,而是來自於先前的望、聞、問。 儘管許多病症必須要把脈才能看出來,但是人體的各種脈象本就很難分辨,並且人體都是有許多種脈象同時互相夾雜的,把的準的人可說是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少,並且把脈和治病根本就是兩回事,會把脈的人不見得就會治病,就像一個X光檢驗師是不可以和治病的醫師畫上等號的,把脈最大的風險在於準確度,所以只單憑把脈而不望、聞、問的人很可能會因脈把的不夠正確而延誤病情的。 子午流注爭議:內經、傷寒論都未提到子午流注的現象 子午流注是說氣血流注的興盛有其時間順序,例如清晨1~3點是肝經的流注時間,3~5點是肺經的流注時間,一直以來這種時間順序都是備受爭議的,特別是各臟腑的時間先後,何藏腑先流注?何藏腑後流注? 為何以此順序流注?因此將子午流注應用在病症的判斷上似乎也有不妥。內經中雖有談到時間的問題,但也沒有提到有臟腑的先後流注順序,子午流注似乎也是對內經及易經解之太過後的結果,子午流注 的說法充滿了哲學式的猜想,人體是否真有氣血流注順序也無法被驗證,若要用子午流注來判斷疾病的病機,應該要用更嚴謹的態度。 以肝而言,肝有問題時,會每天在半夜醒來,很久才能再入睡,醒來的時間不一定,有時11~1點,有時1~3點,有時3 ~5點,有種說法說:「肝的子午流注時間為1~3點,所以肝有問題時就會每天在1~3點醒來」,這是對天干地支的時間順序解之太過了,這種判斷就會忽略了11~1點、3 ~5點的時段,這兩個時段醒來也是肝有問題,也有人把3 ~5點醒來,5點後才能再入睡,判斷為肺有病,這也是對天干地支的時間順序解之太過而作的判斷,單把3 ~5點醒來就判斷為肺有病,就會忽略肝的問題。這種依據天干地支的時間順序而訂出的各臟腑氣血流注時間順序的子午流注,通常是應用在針灸上,而不用來作診斷依據,並且應用在針灸時,效用也是眾說紛紜,內經、傷寒論中也沒有各臟腑氣血流注時間順序的敘述。 傷寒論的作者張仲景先生的醫術是公認的高明,歷代及現代學中醫的人,大概沒有不讀傷寒論的,各臟腑氣血流注真有各自時間順序,張仲景不可能沒發現的,可是在傷寒論中也看不到有各臟腑氣血流注時間順序的敘述,因此子午流注的確仍有待商確,也不適合拿來做診斷的依據,子午流注的臟腑氣血流注時間順序可說是一種哲學式的中醫。 內經所提到的日夜時間順序 靈樞大惑論:「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 能量在晝日都是在交感神經行進,這叫做「行於陽」,夜間能量則在副交感神經行進,這叫做「行於陰」,所以交感神經的能量沒有了,也就是「陽氣盡」,這時交感神經不再興奮了,就會進入睡眠,副交感神經的能量沒有了 ,也就是「陰氣盡」,這時副交感神經不再興奮了,就會醒來。有一種睡到3-4點多左右就醒來,而無法再入睡了的情形,這就是「陰氣盡」的時間過早所造成的,那是「陰氣」不足才使得陰氣提早用盡。還有一種也是睡到3-4點多左右就醒來,但可以在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入睡了的情形,那是「陰氣」仍足,但衛氣提早行於「陽氣」,由於「陰氣」仍夠,所以在醒來一段時間後,可再重新入睡。 內經只提到過日夜的時間順序,並沒有提到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納支法再質疑 http://www.tcmforum.com/forum2.php?forumID=522&fGroup=expert 疑似子午流注依據:但內經中未提及各經絡流注順序 《內經》靈樞 營衛生會: 人受氣於穀,穀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以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而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 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歧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下,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週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內經提到的二十五度會使人以為氣血流注是分成二十五等份時間來流注的,意思是說一個單位氣血把所有經絡都流注過的時間可以分成二十五等份,但是氣血是個連續的流體,每一個單位氣血後面還會跟著另一個單位氣血,把這些單位氣血合起來才是整體的流注,在寅時確實有氣血流注於肺經,但在寅時也確實有氣血流注於心經、胃經……等等,流注在肺經的只是一部分氣血,下一秒又有新的氣血流進來,所以內經是說:若是單單追蹤某一秒時在肺經的氣血,這一秒的氣血流出肺經後在循環流回肺經的時間就是五十度。並沒有提到各臟腑間的流注順序
|